首页

女王女主免费视频区

时间:2025-05-28 14:50:39 作者:榴莲价格走低 首批国产“树上熟”榴莲也将上市!口感如何? 浏览量:68054

  对于美食爱好者而言,今年似乎又是一个“甜蜜”的年份。从年初开始,车厘子、蓝莓等曾经的高价水果,价格纷纷大幅下降。

  进口水果价格下降是何原因?

  在北京一家生鲜超市,一进门最显眼的位置上,摆放的就是来自泰国的金枕榴莲。

  与榴莲相比,山竹的价格近年来相对稳定。在这家超市,一盒4A规格的山竹一共6颗,售价19.9元,折合下来21元左右一斤。据了解,今年泰国的山竹长势喜人,预计产量会大幅提升,目前在超市的销售量相比往年有着明显的增长。

  菲律宾产的凤梨,价格在23.9元一个,因为味道香甜,食用方便,销量和价格一直比较稳定。

  在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,记者了解到,今年泰国的金枕榴莲从3月中旬就开始上市了,目前正是大量上市的季节,价格一路下降,销售最为火爆。

  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,2025年1月至4月,榴莲累计进口10.07万吨,其中4月进口榴莲约6.12万吨,与3月相比增加了271.63%。

 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宣传部部长 童伟:金枕榴莲在一个月以前还是1100元、1200元一标箱,一标箱是32斤,现在到了730元到780元一标箱不等,基本上属于价格腰斩态势。液氮冷冻马来西亚榴莲,价格也有好几百元一箱的降幅,主要的原因就是榴莲到了大量上市季节。

  国产榴莲6月即将上市

  “树上熟”口感甜过蜜

  进口水果能越来越“平价”,国产水果大量进入市场也是原因之一。当进口榴莲在4月-5月占据市场主流时,国产榴莲也正在海南悄然成熟。

  今年我国三亚“树上熟”榴莲正式丰产期预计在6月至9月,预计结果面积约4000多亩,产量在600吨左右。

  据介绍,首批国产“树上熟”榴莲将于6月中下旬批量上市,品种涵盖金枕、黑刺、猫山王等高端品类,与进口榴莲相比,国产果采用“树上自然成熟后采摘”模式,果肉更软糯、甜度更高,尤其适合追求极致口感的榴莲资深爱好者。

  近些年,蓝莓、车厘子、阳光玫瑰等水果的价格大幅下降,这些曾经以进口为主的水果,如今在云南、河南、山东、安徽等地都开始推广种植,市场中国产水果的占比逐渐提高。

  以蓝莓为例,2020年国产蓝莓的总产量就已超越美国,跃居全球第一位。产量的增加让蓝莓价格直接被“打了下来”。

  不同品种的榴莲

  口感有何差别?

  榴莲浑身是刺,对于消费者来说,挑榴莲就像是开盲盒,怎样才能挑选到肉多饱满的榴莲呢?

  托曼尼榴莲属于小众的榴莲品种,它的口感更好,味道更浓郁,但因为出肉率较低,性价比没有金枕榴莲高。

  水果批发商 苏文博:泰国托曼尼最少都是5房肉,皮薄、果肉颜色比较黄,肉黄说明淀粉组织比较高。唯一缺点就是核大,出肉率在30%,这一个合到40元。

  猫山王榴莲和黑刺榴莲是榴莲的高端品种,香气浓郁,口感细腻,每斤的价格在95元至135元左右,远高于亲民的金枕榴莲。(央视财经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林格日勒:我的搬迁之旅

唐山港曹妃甸港区,码头前船舶如梭,一排排集装箱即将“登”船出海;堆场内车辆如流,进口货物在这里上岸入关……春节刚过,曹妃甸综合保税区已是一派忙碌景象。

小番茄大丰收 中国农业技术让肯尼亚农户笑开颜

宣传网络普法、组织安全防范、化解矛盾纠纷……随着小岗村派出所所长施丹滑动指尖,“小岗村网上警民议事群”里每日的普法内容映入记者眼帘。

习近平会见萨摩亚总理:一个多世纪前 就有很多中国人到萨摩亚工作生活 为当地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

各地铁路公安机关根据部署要求,通过徒步检查、驱车巡逻、视频巡查、添乘列车检查等形式,加强重点企业、重点车站、重点场区、重点设施巡逻防控。北京铁路公安处会同铁路单位落实网格化巡查机制,确保巡查到底到边。深圳铁路公安处采取线上巡查、面上管控相结合,巡查重点部位473次,督促整改安全隐患15处。青岛、徐州、牡丹江等铁路公安处组织铁路职工、车站“义警”、旅客群众开展联合巡查,发挥群防群治作用。吉林铁路公安处结合管内开放线路长的实际,对辖区编组站、货场、铁路道口等重点场所开展“过筛”式巡逻检查。南京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增强12趟重点列车警力,会同乘警加强夜间巡查防范。

电动自行车超标电池售卖乱象:线下门店称可订购

这一灭火剂在国内尚属首创,并已在多种场景中实现了工程化应用。例如,背负式压缩空气泡沫灭火装置采用人工仿生背负式设计,便于携带,喷射距离远,覆盖面积广,非常适合复杂地形使用;固定式装置则能自动感应火警信号,迅速启动灭火系统,有效防止火灾蔓延。

省级党委书记节后调研第一站,都去了哪儿?

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底,中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超3.5亿辆。据国家统计局统计,2023年,包括电动自行车在内的助动车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738家,年产量4228万辆,同比增长3.8%,近5年产量年均增速为11.8%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